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纪委监委 > 廉洁悦读
城市韵脚

车过潍坊,刚进境内,就见满眼的绿影,一排排一行行,扑入眼眸。我不是飞鸟,却尤其喜欢这样的阵势,这样的绿涛。骄阳之下,它是行人遮阳的绿伞;浪漫黄昏里,它是恋人伫身的场所;夜幕星光下,它是鸟儿栖息的天堂。在城市,它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绿化树。从此,所有的名字就被这一个名字代替了。

从此,树不再是孤独的树,它是大家的树,是人类的树,城市的树。城市环形街道上有它,笔直的马路边上有它,墙角楼后的空地有它,堤坝河岸上也有它,给落日以余晖,给朝霞以妩媚,给蓝天以明澈,给岁月以深邃。

摇摆的风是它的姿态,澶湉的河流是它的歌咏,变幻的云是它的形状。没有它,生命将会变得虚弱,世界将会变得苍白,天地将会变得混沌。很难想象,在没有树的天空下,人类将会怎样生存,是呼吸畅快,还是生命窒息?茫茫尘世,万物轮回,或许哪天,我们也会变成一棵树,一头为繁华的都市披一袭戎装,一头为古老的村落挽一帘清晖,迎风飘舞,独立黄昏。

我曾站在城外的一条绿化带上,观景,赏树:红枫、火炬、玉兰、西府海棠、垂丝海棠、樱花……可我,却看到了那条河,白浪河,它是潍地人的母亲河。他们说,从这里流下去,就是我的家乡临沂了,站在山上,就能眺望这边的风景。可它经过我的家乡,我却对它仍然感觉陌生。还是向它走去吧,走向它,就能看清大地的身姿,看清天空的面容。不想这一走,就走进了历史,走进了千古,走进了我们共同的梦。

果然是同一湾的河水。耳旁,是它潺潺的水声;视野里,是它逶迤的身影,与那拖蓝的沂河、汶水一脉相承。那么清澈,那么透明,幽深无际,姿态各异。风撩拨着它,波光在水草下烁动。它映着蓝天,映着白云。是丝的云,絮的云;是童话的天,梦幻的天。

它招徕着芦苇,招徕着俊鸟,孕育着天籁。涟漪散去,是说不出名字来的虫鱼和水草的游弋。水草因它而多了柔美,禽鸟因它而自由栖居,阳光因它而璀璨。沿岸仿古的建筑,映入到平静的河面,那就是一乘乘玲珑的画舟。这里,不光有白浪河,还有弥河、汶河、沭河,溯流而上,都是我们的血脉之河。如果可以,请让我掬上一捧,若银碗盛雪,看是否有那表里如一的澄澈。

从小我就知道,潍坊生产风筝,蝴蝶、燕子、蜈蚣、老鹰,各种各样的造型,人称画都,与我国京式、津式画风鼎足而立,交相辉映。当我翻开历史古卷,才知它真的不负盛名。

名画《清明上河图》的作者北宋画家张择端出生在这里,清代郑板桥曾在这里做过七年县令……他们以画表达自己的心声,画兰、画竹、画石、画松,画市肆、画桥梁、画街道、画百姓,以此呈现人民生活幸福安乐。他们生活虽清苦却精神犹乐,他们清正廉明、平易近人、守正扬善……他们前赴后继,托举起历史悠久、绿色生态的大美天地,托举起一个城市的财富与文明。

(宋尚明 作者单位:山东省蒙阴县纪委监委)


清风纪语

分享到微信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
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